Web3崛起:2.5亿用户开启全球数字革命新纪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的崛起:一场影响全球的数字革命

人类正处于一个技术大爆发的早期阶段,全球范围内可编程工具的出现正是这一技术大爆炸的核心特征。从石器到锄头,再到可编程工具,人类核心生产工具的演变耗时长达300万年之久。而这一切数字化进程的起点,都源于计算机的诞生。

1964年,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大规模编程有了物理基础。数字时代的第一特征是工具可编程。人类利用这类可编程工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造物理世界,并深刻改变了各个领域的产业结构。

数字时代的平台结构分为前端和后端。后端包括设备和网络两部分;前端包括设备和用户交互两部分。后端设备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中心、通讯网络。网络的发展历程从单机、局域网时期的Web0开始,之后到Web1、Web2以及现在的Web3。前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手表、眼镜、头显、汽车、智能家具;用户交互包括图文、语音、视频、具象空间、脑机接口。

从前端角度看,Web3和Web2的主要区别在于Web3用户拥有更多的数据主权。Web3之所以能做出所属权而Web2难以做到,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是在数据产生时就具备了可验证性。从后端角度看,Web2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云,Web3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区块链。云代表中心化的能力输出,区块链代表去中心化的能力供给。

然而,新事物的发展从来难以一帆风顺。可编程金融产品作为新一轮金融革命的核心产品,在过去各国政府以及传统部门的重重打压之下降格为俗称的"币"、"虚拟货币"。区块链作为Web3的核心后端,其发展之路也是磕磕绊绊。有的人被迫关停项目,有的人选择漂洋过海,成为数字游民。

尽管如此,一些先行者已经洞悉了这场技术与金融变革并积极投身其中。全球顶级高校毕业的精英纷纷加入这场"圈地运动"。根据数据统计,基础设施领域过半面积已经被美国占领;中心化金融领域的绝大部分面积是华人占领;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接近一半由华人群体在运营;NFT领域中国、美国、东南亚都有许多玩家,但潮流仍然是美国引领;游戏在亚洲特别盛行,玩家估计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Web3"圈地运动"正发生:涉及全球80亿人的"数字革命"

在已经获得融资的所有项目中,美国项目占比35.12%,中国项目占比9.92%,新加坡项目占比9.5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项目拿到投资的难度比美国项目高不少,中国Web3资本的话语权也比美国Web3资本低不少。

Web3"圈地运动"正发生:涉及全球80亿人的"数字革命"

关于Web3政策,中美两国的姿态最为关键。目前的政策走向,美国是前松后紧,往后趋紧;中国是前紧后松,往后趋松。2023年2月20日,香港证监会就加密货币交易发布了《咨询文件》,这可能标志着港府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下开始放开加密货币交易领域。

无论如何,Web3全球用户已有2.5亿之多,其渗透范围已经从金融领域开始向外延伸,逐渐进入到游戏、社交、内容创作、通讯、出行、医疗、教育、购物、供应链、生产制造、财务、营销、公司治理等领域。按目前这种"圈地运动"的速度,可能不需要5年时间,Web3全球用户就能达到10亿,最快10年就能覆盖全球60%的人口。换句话说,只需要十多年的时间,Web3就可能深刻影响世界格局。人类正处于石器时代以来最陡峭的产值爬坡阶段,这个世界一代人就换一个样,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场巨变?

Web3"圈地运动"正发生:涉及全球80亿人的"数字革命"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LowCapGemHuntervip
· 13小时前
牛逼爆了好吗
回复0
Solidity Strugglervip
· 08-08 06:45
期待十年后的智能革命。。
回复0
WalletWhisperervip
· 08-08 06:42
观察到迷人的行为模式... 钱包聚类表明我们只处于真正的web3采用曲线的0.03%
查看原文回复0
DeFiVeteranvip
· 08-08 06:30
Web3时代来了!
回复0
熊市修行僧vip
· 08-08 06:22
就这还革命? 出圈都难
回复0
GasFeeVictimvip
· 08-08 06:20
啊web3就是未来~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