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AMM到订单簿:探索预测市场定价机制的转变及其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融合前景预测市场本质上是一个"未来事件概率交易所",参与者通过买入特定选项来表达对事件的判断。由于预测事件的特殊性,其定价和流动性机制与传统交易有所不同。早期预测市场采用的是对数市场评分规则(LMSR)算法。LMSR的设计目标是解决预测市场的"冷启动"问题,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交易对手方。它通过一个成本函数模型,根据各选项的已售出份额计算价格,保证所有结果价格之和恒等于1。LMSR的优势在于提供无条件的流动性,且做市商的最大损失可控。但其缺陷也很明显:流动性参数固定导致市场难以适应变化;做市商角色偏向补贴而非盈利;链上实现时Gas成本较高。随着用户规模和资金体量增长,LMSR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资本效率、优化交易体验并吸引专业流动性,一些平台开始向订单簿模式转变。新的机制采用链下订单簿与链上结算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可在链下提交限价单,享受即时且无Gas成本的操作体验。成功撮合的订单最终在链上完成资产交割,保证交易的最终性。价格锚定则通过一套巧妙的设计实现。平台允许用户以1美元铸造或赎回一对完整的"是"和"否"份额,建立了底层价值锚定。两种份额在独立订单簿上自由交易,而套利机制确保其价格总和趋近于1美元。这种机制设计不仅提高了市场效率,还为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预测市场可为DEX用户提供原生的风险对冲工具,其价格数据可作为DEX流动性管理的先行指标。此外,通过将DEX指标与预测事件挂钩,可以设计出创新的结构化金融产品。随着用户基础不断扩大,预测市场正在演变为加密行业的"风险定价层"和"信息预言机"。其与DEX等基础协议的融合,将为DeFi生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预测市场定价机制的演进:从LMSR到订单簿及其与DEX的融合前景
从AMM到订单簿:探索预测市场定价机制的转变及其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融合前景
预测市场本质上是一个"未来事件概率交易所",参与者通过买入特定选项来表达对事件的判断。由于预测事件的特殊性,其定价和流动性机制与传统交易有所不同。
早期预测市场采用的是对数市场评分规则(LMSR)算法。LMSR的设计目标是解决预测市场的"冷启动"问题,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交易对手方。它通过一个成本函数模型,根据各选项的已售出份额计算价格,保证所有结果价格之和恒等于1。
LMSR的优势在于提供无条件的流动性,且做市商的最大损失可控。但其缺陷也很明显:流动性参数固定导致市场难以适应变化;做市商角色偏向补贴而非盈利;链上实现时Gas成本较高。
随着用户规模和资金体量增长,LMSR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资本效率、优化交易体验并吸引专业流动性,一些平台开始向订单簿模式转变。
新的机制采用链下订单簿与链上结算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可在链下提交限价单,享受即时且无Gas成本的操作体验。成功撮合的订单最终在链上完成资产交割,保证交易的最终性。
价格锚定则通过一套巧妙的设计实现。平台允许用户以1美元铸造或赎回一对完整的"是"和"否"份额,建立了底层价值锚定。两种份额在独立订单簿上自由交易,而套利机制确保其价格总和趋近于1美元。
这种机制设计不仅提高了市场效率,还为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预测市场可为DEX用户提供原生的风险对冲工具,其价格数据可作为DEX流动性管理的先行指标。此外,通过将DEX指标与预测事件挂钩,可以设计出创新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随着用户基础不断扩大,预测市场正在演变为加密行业的"风险定价层"和"信息预言机"。其与DEX等基础协议的融合,将为DeFi生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