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 CTO亲自辟谣!回应Custodia CEO三大质疑,详述ICO争议真相

瑞波(Ripple)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近日亲自回应Custodia Bank首席执行官Caitlin Long对Ripple项目(包括XRP账本XRPL、XRP代币及新稳定币RLUSD)起源、发展方向及完整性的公开质疑。Schwartz通过社交媒体邀请Long基于事实对话,同时XRPL资深验证者@Vet_X0发布长文逐一反驳Long关于“XRP源于ICO”、“XRPL中心化”及“RLUSD背离XRP账本”的核心论点。本文梳理双方交锋焦点,揭示关键事实。

质疑与回应:瑞波CTO公开邀请对话澄清事实 瑞波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近日公开回应Custodia Bank首席执行官Caitlin Long的批评言论。Long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公开质疑瑞波公司的信誉,声称其已偏离取代传统银行(特别是SWIFT网络)的初始使命。她更提出两点核心质疑:1) XRP的起源具有“ICO的所有特征”;2) 瑞波选择在以太坊而非完全通过XRP账本发行新稳定币RLUSD令人费解。Schwartz迅速通过社交媒体(特别是X平台)澄清不实信息,并公开邀请Long进行对话:“只要你想讨论关于瑞波、我们的稳定币RLUSD、XRP账本及其原生代币XRP的事实,我随时有空。” 他同时引导读者参阅XRPL验证者@Vet_X0的详细辟谣帖。

争议焦点一:XRP起源被指涉ICO?验证者详述创世历史 针对Long将XRP起源类比ICO项目的指控,XRPL资深验证者Vet(@Vet_X0)予以强烈反驳,指其似乎缺乏对主题的基本了解却妄下论断。Vet阐明关键事实:瑞波并未通过ICO筹集资金。2012年XRP账本(XRPL)启动时,全部1000亿枚XRP代币已预置于创世账户中。彼时,这些代币尚无任何货币价值,且未进行任何公开销售或募资。此过程与以太坊(ETH)等2014年通过公开ICO(接受比特币投资并向早期支持者分发ETH)有本质区别。Vet强调,Long的指控是对XRP创世历史的严重误解。

争议焦点二:XRPL中心化?验证者网络数据证伪 Long在播客中两次声称瑞波“实质上控制着XRP账本”(即中心化),同样遭到Vet有力驳斥。他指出此类言论若非出于无知,便是技术认知不足。Vet阐明:XRP账本是开源且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任何人均可运行验证节点或分叉其代码。当前,XRPL网络拥有超过1000个节点逾100个活跃验证者,这些验证者由独立个人、大学、企业及金融机构运营控制,并非由瑞波所有或控制。瑞勒公司自身也无法单方面更新网络规则,需依赖社区共识。

争议焦点三:RLUSD上以太坊=背叛?多链战略的务实解读 针对Long质疑瑞波在以太坊发行RLUSD稳定币是“不信任自身基础设施”、“背离以XRPL作为全球金融支柱的初心”,Vet给出了官方策略的解读:RLUSD将在以太坊和XRP账本上同时发行,这是瑞波深思熟虑的多链战略。此举绝非放弃XRPL,而是务实地旨在提升流动性并触达更广泛的、存在于其他区块链生态中的用户群体。Vet强调,Ripple Payments核心业务及RLUSD将继续原生运行于XRP账本,以太坊的引入仅作为能力补充而非替代。

Vet力挺XRPL:技术先驱与持续进化 Vet在回应中特别强调了XRP账本的技术领导地位:XRPL是首个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原生集成至协议层的区块链,也是原生代币化功能的先驱(用户无需依赖智能合约即可发行自定义资产)。他同时指出,XRPL的发展从未停滞,其独特的修正案系统持续基于社区共识引入新功能。整个生态系统充满活力,拥有不断壮大的开发者社区、强劲的流动性以及与日俱增的现实金融连接点,而RLUSD的推出将进一步强化这些优势。

结语:技术真相与战略考量浮出水面,社区信心待察 本次由Caitlin Long引发的争议,在瑞波CTO的公开回应及核心社区成员的技术剖析下,关键事实得以厘清:XRP的创世模式与ICO存在本质区别;XRPL网络的去中心化属性由庞大的独立验证者网络支撑;RLUSD的多链部署是扩展生态而非战略转向。然而,质疑声也反映出部分市场参与者对瑞波长期愿景与执行一致性的担忧。技术真相的澄清虽有助于维护社区认知,但瑞波能否持续以技术创新和清晰的战略沟通赢得更广泛信任,仍需时间与市场检验。XRP账本原生能力与RLUSD的协同效应,将是未来重要观察点。

XRP9.4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