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助企业破解隐私困境 零知识技术引领Web3革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探讨区块链技术如何为企业提供商业服务

近日,我们采访了一位区块链领域的商业产品总监,共同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为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以及为什么某些区块链特别适合这些用例。

从Web2到Web3的职业转变

受访者在区块链领域已有六年探索经历。她表示,自己希望在有趣、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领域工作,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区块链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它能解决资产所有权和数字代理权的问题。在传统Web2中,用户的数据和线上行为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与之互动的公司。而区块链颠覆了这一点,用户的交易、资产和结果都属于自己。

她还对区块链技术的隐私影响很感兴趣,特别是零知识证明技术如何以更易保护隐私的方式实现线上常见操作。她认为区块链不应被视为单独存在的事物,而是作为可以整体改善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某些区块链具有成为适用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潜力,能够以高速度、低费用的方式应对企业使用中的挑战。

区块链如何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从商业角度来看,销售漏斗是一个基本原则。企业试图吸引尽可能多的人进入漏斗顶部,通过自然流失让尽可能多的人最终到达漏斗底部并完成转化。漏斗顶部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主要涉及广告。企业试图吸引人们了解其业务、产品,并与品牌互动。

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获得客户。这涉及如何讲述品牌故事、找到目标客户、调整销售方式以及保持持续性等方面。然而,当前互联网环境使这些挑战变得更加艰巨,主要原因是隐私问题。

Web2时代沿着"收集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以展示广告"的道路发展。这导致了个人隐私数据的交易,广告世界开始依赖购买私人数据。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出台了GDPR和CCPA等法规。然而,这也导致了构建客户渠道所需的数据质量下降,给了某些大型科技公司垄断广告市场的机会。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这个数据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利用零知识技术将有关人们行为的信息反馈到互联网中,但不会分享私人信息。零知识使人能够更智能地验证事实,而某些高性能区块链的速度和可扩展性使其成为使用零知识为实时互联网查询提供服务的理想选择。

区块链作为技术堆栈的必要组成

受访者认为,某些区块链将成为技术堆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类似于云计算在当前企业中的地位。有些功能只有通过这类区块链才能实现或保证安全,因此尝试以其他方式完成这些任务将是不明智的。

Web2与Web3的融合

Web2和Web3之间的区别主要用于描述区块链技术与标准互联网技术之间的差异。未来,这种区别可能变得无关紧要,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创建一个需要特意访问的新互联网,而是让现有互联网对每个人都变得更好。最终,我们将只谈论通用的互联网行为和活动,以及什么将成为常态。

用户隐私和去中心化技术的价值

去中心化区块链的成功依赖于多方参与,包括创始公司、投资者和所有参与者。区块链技术使开源文化内的盈利成为可能。一些用户将深入了解验证节点、权益抵押等技术细节,另一些用户则更关注技术对其日常活动的影响。还有一群用户可能对底层技术不太关心,他们只想要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可靠的在线服务。

如果区块链实现了其潜力,不同层次的用户都会对此产生兴趣。最终,即使那些不愿意过多参与技术的用户也会期望隐私保护成为默认选项,这将推动个人拥有更多选择权。

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展望

受访者对某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最感兴奋的是零知识登录(zkLogin)。这项技术将提供一种原语,允许用户使用常见的登录方式(如电子邮件)访问区块链,同时消除了记住复杂密钥的需求。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有潜力将大量用户引入区块链世界。随着更多人采用这项技术,我们将看到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出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梭哈一姐vip
· 23小时前
卷明白了再说
回复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8-08 18:37
Web3行业老韭菜
回复0
StakeWhisperervip
· 08-07 02:02
隐私是核心路径
回复0
Sandwich Huntervip
· 08-07 01:48
零知识要先行
回复0
分叉小王子vip
· 08-07 01:43
链改要循序渐进
回复0
retroactive_airdropvip
· 08-07 01:40
未来已来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