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重启IPO计划,寻求在纽交所上市近期,某加密交易平台再次启动了其IPO计划,瞄准美国资本市场。该平台此前曾尝试上市但未能成功,如今在美国监管环境逐渐明朗化和机构资本加速涌入的背景下,凭借其丰厚的早期比特币储备和强大的传统资本支持,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然而,该平台仍面临营收压力和客户集中度高等挑战。## 合规布局与资本支持助力上市计划重启该平台于7月1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LSH"。具体发行股票数量和价格区间尚未确定。此次IPO由多家顶级投行承销,包括摩根大通、杰富瑞金融集团、花旗集团等。平台CEO表示,选择此时推进IPO是基于对数字资产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他认为,透明度和合规性是平台运营的核心价值观,与公开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成为上市公司将为业务带来关键优势,包括提升信誉、拓宽融资渠道以及获得用于战略收购的股权货币。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平台首次尝试上市。早在2021年,平台曾宣布通过SPAC合并上市,估值高达90亿美元。然而,由于全球金融环境变化,该计划最终于2022年下半年终止。此次重启IPO计划,反映了平台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和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市场监管逐步明朗,多家加密机构积极推进上市进程;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数字资产领域,加速了行业的合规与机构化趋势。该平台已在全球多地完成合规布局,包括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直布罗陀、德国与香港等地设立子公司,并于今年初获得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此外,平台还获得了重量级传统资本的支持。其中,硅谷知名投资人Peter Thiel及其创立的基金是平台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之一。平台CEO Tom Farley本人也具备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主导多个上市项目。## 业务发展与财务状况该平台的主要业务包括交易所和加密媒体两部分。其中,加密媒体部分是通过收购而来,间接获得超600万名用户,并推出了多项数据和指数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赞助、活动门票销售和数据订阅等服务。交易所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现货交易是重要业务。2024年日均交易量达14.9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交易量分别达到108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和43%。然而,平台的核心业务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高度依赖大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据现货交易量的69%、交易收入的83%。从盈利数据看,平台近年财务表现波动明显。2022年净亏损高达42.46亿美元,2024年实现7956万美元净利润,而2025年第一季度又出现3.48亿美元净亏损。尽管业绩承压,平台仍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的流动资产价值逾19.62亿美元,包括17.35亿美元比特币、1.44亿美元美元稳定币等。总负债约为7亿美元。## 股权结构与未来挑战股权结构方面,平台的控制权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多名高管共持有超过六成以上的A类普通股和绝大部分股权。外部机构股东中,某私募基金IPO后的股权为12.6%,另有个人股东持股8.5%,某投资公司持股1.1%。总的来说,借助监管环境改善和资本市场回暖,该平台正试图抢占进入主流市场的机会。然而,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未来仍面临不小挑战。平台需要解决客户集中度高、盈利能力波动等问题,同时继续加强合规建设,以赢得投资者的长期信心。
Bullish重启IPO计划 瞄准纽交所上市
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重启IPO计划,寻求在纽交所上市
近期,某加密交易平台再次启动了其IPO计划,瞄准美国资本市场。该平台此前曾尝试上市但未能成功,如今在美国监管环境逐渐明朗化和机构资本加速涌入的背景下,凭借其丰厚的早期比特币储备和强大的传统资本支持,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然而,该平台仍面临营收压力和客户集中度高等挑战。
合规布局与资本支持助力上市计划重启
该平台于7月1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LSH"。具体发行股票数量和价格区间尚未确定。此次IPO由多家顶级投行承销,包括摩根大通、杰富瑞金融集团、花旗集团等。
平台CEO表示,选择此时推进IPO是基于对数字资产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他认为,透明度和合规性是平台运营的核心价值观,与公开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成为上市公司将为业务带来关键优势,包括提升信誉、拓宽融资渠道以及获得用于战略收购的股权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平台首次尝试上市。早在2021年,平台曾宣布通过SPAC合并上市,估值高达90亿美元。然而,由于全球金融环境变化,该计划最终于2022年下半年终止。
此次重启IPO计划,反映了平台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和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市场监管逐步明朗,多家加密机构积极推进上市进程;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数字资产领域,加速了行业的合规与机构化趋势。
该平台已在全球多地完成合规布局,包括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直布罗陀、德国与香港等地设立子公司,并于今年初获得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此外,平台还获得了重量级传统资本的支持。其中,硅谷知名投资人Peter Thiel及其创立的基金是平台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之一。平台CEO Tom Farley本人也具备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主导多个上市项目。
业务发展与财务状况
该平台的主要业务包括交易所和加密媒体两部分。其中,加密媒体部分是通过收购而来,间接获得超600万名用户,并推出了多项数据和指数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赞助、活动门票销售和数据订阅等服务。
交易所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现货交易是重要业务。2024年日均交易量达14.9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交易量分别达到108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和43%。
然而,平台的核心业务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高度依赖大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据现货交易量的69%、交易收入的83%。
从盈利数据看,平台近年财务表现波动明显。2022年净亏损高达42.46亿美元,2024年实现7956万美元净利润,而2025年第一季度又出现3.48亿美元净亏损。
尽管业绩承压,平台仍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的流动资产价值逾19.62亿美元,包括17.35亿美元比特币、1.44亿美元美元稳定币等。总负债约为7亿美元。
股权结构与未来挑战
股权结构方面,平台的控制权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多名高管共持有超过六成以上的A类普通股和绝大部分股权。外部机构股东中,某私募基金IPO后的股权为12.6%,另有个人股东持股8.5%,某投资公司持股1.1%。
总的来说,借助监管环境改善和资本市场回暖,该平台正试图抢占进入主流市场的机会。然而,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未来仍面临不小挑战。平台需要解决客户集中度高、盈利能力波动等问题,同时继续加强合规建设,以赢得投资者的长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