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三大并行EVM争霸赛:Monad、MegaETH和Pharos各显神通
并行 EVM 的角逐:解析 Monad、MegaETH 和 Pharos
近期,三个重量级并行 EVM 项目相继推出测试网。Monad 于 2 月 19 日率先亮相,紧随其后的是 MegaETH 和 Pharos,分别在 3 月 21 日和 24 日上线测试网。这一系列动作似乎预示着,在人工智能热潮之后,Web3 技术的焦点再次回归到并行 EVM 这一 2024 年初最受关注的领域。
EVM 作为以太坊的核心组件,承担着执行智能合约和处理交易的重任。然而,其顺序执行模式在面对高负载时容易引发网络拥堵和延迟问题。并行 EVM 技术通过允许多任务同时进行,大幅提升了网络吞吐量,从而增强了区块链的整体性能和扩展性。实际上,并行 EVM 不仅仅是指并行执行,还包括从共识机制、交易处理、流水线优化、存储系统到硬件加速的全方位升级,旨在显著缩短交易处理时间,有效解决传统区块链面临的性能瓶颈。
Monad:追求高性能与去中心化的平衡
Monad 是一个由 Monad Labs 开发的高性能 EVM 兼容 Layer1 区块链。该项目致力于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提升系统扩展性,解决现有 EVM 兼容链的吞吐量不足问题。
Monad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每秒可处理 10,000 笔交易,且区块生成时间仅为 1 秒。这一性能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MonadBFT:这是一种基于 HotStuff 改进的高性能共识机制。它采用两阶段 BFT 算法,在常规情况下具有线性通信开销,超时情况下为二次通信开销。此外,MonadBFT 还使用了混合签名方案和 RaptorCast 协议,有效提高了共识效率和网络带宽利用率。
异步执行:通过将共识与执行分离,Monad 显著提高了执行吞吐量。这种设计允许执行过程占用整个区块时间,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
并行执行:Monad 采用乐观执行方法,允许在先前交易完成前开始执行后续交易。通过追踪执行过程中的输入并与之前交易的输出比对,Monad 能够在需要时重新执行交易,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MonadDB:这是一个为存储经验证的区块链数据而设计的定制 KV 数据库。MonadDB 在磁盘和内存中原生实现了 Merkle Patricia Trie 数据结构,并采用异步 I/O、并发控制等技术,大幅提升了数据存取效率。
MegaETH:专注实时性能的 Layer2 方案
MegaETH 是由 MegaLabs 开发的高性能 Layer2 区块链,其独特之处在于追求极致的实时性能,为需要即时响应的应用提供超低延迟和高可扩展性。
MegaETH 宣称可实现 100k 的 TPS 和约 10ms 的出块时间,即使在高负载下也能保持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这一卓越性能主要源于以下技术特点:
节点特化:MegaETH 中的节点被分为不同角色,各司其职。排序器负责交易排序与执行,证明者进行无状态验证,全节点则负责更新本地状态并验证区块有效性。
定向优化:针对传统 EVM 区块链面临的各种挑战,MegaETH 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例如,设计高效的新状态 Trie 以解决状态数据获取延迟问题,使用 JIT 编译器提高解释器效率等。
Mini Blocks:MegaETH 每 10 毫秒进行一次预确认,称为 Mini Blocks。这种设计大大缩短了交易传播到网络其余部分的时间,同时为轻客户端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获取方式。
Pharos:全栈并行化的 EVM 兼容 Layer1
Pharos 定位为高性能的 EVM 兼容 Layer1 区块链,致力于为 RWA 和支付生态系统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该项目宣称每秒可处理 50,000 笔交易,每秒消耗 20 亿单位的 gas。
Pharos 提出了"并行化程度(DP)"框架,将区块链并行化能力分为六个级别(DP0-DP5)。Pharos 自身采用 DP5 全栈并行架构,从共识到硬件加速进行了全面升级:
可扩展的共识协议:采用高吞吐量、低延迟的 BFT 共识协议。
双虚拟机并行执行:并行执行 EVM 和 WASM,采用先进的编译技术。
全生命周期异步流水线:实现交易全生命周期及区块间的并行和异步处理。
高性能存储:采用认证数据结构 (ADS),提供高吞吐量、低延迟的 I/O 和经济高效的状态存储。
模块化特殊处理网络 (SPN):可无缝集成新技术,支持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总结
EVM 在 Web3 世界已成为类似 Web2 中 JavaScript 的存在,拥有最多的开发者和最大的 DApp 生态。然而,以太坊的扩容问题严重制约了 EVM 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并行 EVM 成为了最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
Monad 通过其并行执行模型在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间寻求平衡,为开发者提供 1 万 TPS 的吞吐量,同时保持 EVM 兼容性。其独立的共识机制提供了自主性,但也意味着放弃了以太坊的安全保障。
MegaETH 在延迟性和吞吐量方面表现最为出色,10 毫秒的超低延迟和 10 万 TPS 的吞吐量使其特别适合需要近乎即时响应的应用场景。然而,其中心化排序器设计可能引发去中心化方面的争议。
Pharos 展示了与 Monad 和 MegaETH 相当的性能,同时凭借其"蚂蚁基因",特别关注机构客户和合规要求的 RWA-Fi,有望满足未来市场对合规、高效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需求。
尽管 MegaETH 和 Pharos 在公开数据上显示出更优越的性能,但考虑到 Monad 获得的大额融资及其可能带来的技术突破,这三个项目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并无绝对领先者。开发者在选择时需要权衡性能、去中心化程度和专业化等因素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