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SEC流動質押監管風暴
💥SEC一紙“員工聲明”,把流動質押劃進聯邦證券法範疇,直接引爆監管風暴。
傳統金融圈喊“雷曼2.0⚠️”,加密行業怒斥“誤導+不懂”,甚至SEC委員也出來反駁。
這不只是政策爭議,而是一場 監管 vs 創新 的正面對撞。
📍前SEC幕僚 Amanda Fischer 首先發難:
“流動質押 = 重復抵押(Rehypothecation)= 雷曼倒閉前的高風險結構”💣
她列出四大風險:
▪ 多重質押帶槓杆
▪ 中介失效恐引發踩踏
▪ 解質押延遲(ETH最長需11天)
▪ 無監管兜底,系統性脆弱
結論:SEC這是在默許風險!
😡行業炸了:
VanEck、Helius、Magic Eden 等齊發聲——
🧾“鏈上透明,不等於黑箱金融”
⚠️“把傳統模型強套DeFi邏輯,是誤讀,更是誤導”
他們的共識是:監管視角錯了方向。
💥意外的是,SEC內部也不買帳。
委員 Crenshaw 罕見發聲反駁:
🔹聲明僅是員工意見,不具法律效力
🔹大量假設前提未經驗證(注釋n.11、n.18、n.24)
🔹沒有提供清晰標準,反而制造更多混亂
她還提醒用戶:“不要盲目照做,保持警惕。”🚨
🔍焦點其實不在“質押風險”,而是: ❗監管者是否還在用“08年思維”應對“鏈上新物種”?
💡Fischer擔心風險失控
💡行業認爲協議自帶緩釋機制
💡SEC內部懷疑這套邏輯根本站不住腳
📌這就是現實:
監管怕踩雷、怕系統性風險;行業怕誤殺、怕創新被誤解;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監管體系在舊範式中卡殼。
🔮結語:
流動質押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監管試金石。 是否還照搬舊邏輯,還是嘗試理解鏈上結構?
美國政策如何走,或將決定下一個監管週期的基調。歡迎討論👇
你站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