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區塊鏈週期規律:熊市孕育巨頭 技術創新引領未來
正文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軌跡遵循一定規律:從上升到下跌,再由下跌到上升,循環往復。這種週期性變化通常會經歷至少三次或更多次。
研究表明,新興事物的發展通常經歷被低估、價值發現和泡沫三個階段。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而當今的區塊鏈技術正處於類似的泡沫階段。
回顧80年代初期,人們難以想象今天我們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依賴程度。當時,主流媒體普遍認爲這些技術只是玩具。類似地,90年代的微軟也曾被大多數人看衰,認爲其股票已達到增長極限。然而,事實證明這些判斷都過於短視,如今微軟的股價已經較當時增長了百倍。
毫無疑問,比特幣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奠基石。談及區塊鏈,總離不開比特幣。自誕生以來的11年間,比特幣經歷了從暗網、黑客到監管,再到後來引發廣泛討論的分叉事件等多個重要階段。
比特幣的每次漲跌都牽動着整個加密貨幣投資者的神經,尤其是那些令人心驚的暴跌。雖然技術進步往往緩慢,但暴富的神話卻不斷吸引着衆多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區塊鏈項目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第一種類型的項目通常伴隨着短期內的價格快速漲。這類項目往往描繪出一個看似宏大但實際上漏洞百出的應用場景。它們的白皮書往往篇幅冗長,但對項目實際實現的討論卻寥寥無幾,相反,對於價格、推廣和資金分配等方面則着墨頗多。這些項目常常將"去中心化"掛在嘴邊或放在官網最顯眼的位置。他們通常通過將投資者拉入羣組,每日進行"喊單"來維持熱度。當項目失敗時,維權羣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抱有幻想,希望有朝一日能獲得高額回報。
與之相反,另一類項目在熊市中可能表現平平。這些項目雖然偶爾會引起關注,但團隊始終專注於實際工作,GitHub上的代碼每天都在更新,盡管幣價可能長期橫盤甚至下跌。雖然社區中也有投資者對幣價表示不滿,但總有一些忠實支持者和團隊成員爲技術發展而不懈努力。
這類項目通常不熱衲參加高調的峯會,而是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在最關鍵的任務上——實現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他們認識到,只有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究和發展,才能讓區塊鏈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空中樓閣的階段。
觀察這兩類區塊鏈項目在熊市中的表現,差異極爲明顯。在熊市環境下,一些項目方採取了各種投機取巧的手段,而資金盤和模式幣卻反而受到投資者追捧。這些現象或許只是當前市場低迷期的產物,反映了市場資金缺乏投資方向的現狀。
投資的永恆真理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當真正的價值產生時,價格將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當然,牛市確實能帶來更多財富積累的機會。縱觀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價格歷史,最佳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熊市,這就如同人們常說的"買菜要在價格低的時候"。熊市是孕育巨頭項目的沃土,例如2017年最熱門的以太坊、Zcash、NEO等項目,都是在2015年的熊市中誕生的。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公平而無情。曾經最炙手可熱的項目可能失去昔日光環,如以太坊面臨網路擁堵問題,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因去中心化和能源消耗問題受到質疑,Zcash的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實際應用前景仍不明確。
然而,總有一羣人不滿足於現狀,不局限於當下。從Mimblewimble協議的興起,到跨鏈技術的廣泛討論,再到"人人可挖礦"的PoC共識機制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隨着區塊鏈技術被越來越多人認知,技術不斷創新迭代,區塊鏈領域已遠不止比特幣一枝獨秀,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項目團隊在爲推動行業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