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科大讯飞杠上百度:两列狂飙的AI大模型火车,撞了
来源:AI蓝媒汇(ID:lanmeih001)
作者:伊柒 编辑:魏晓
这是国内大模型领域走得最远的两家公司,首次关于AI大模型进行公开互撕。
众所周知,2023年的AI市场,大语言模型成了高端局的通行证。
百度与科大讯飞,作为国内AI领域多年的头部公司,在分别发布自家大模型“文心一言”与“讯飞星火”后,各自收获了业界极高的关注度。
但两家公司,赛道是高度重叠的,场景是非常相似的,技术是行业顶尖的——想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精彩…
是不太可能的。
像是两辆疾驰的列车,讯飞与百度行驶在极为接近的轨道上,彼此虎视眈眈。
5月24日,摩擦发生了。
争吵
争吵的起因,是一篇小作文。
大模型领域,入局者众,流言横飞。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多次出现关于科大讯飞的传闻,从不明消息源曾曝出讯飞“涉嫌大量采集用户隐私数据,并将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文章。
好巧不巧,小作文是有人用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生成的。
根据图片及相关报道显示,这篇文章的生成指令就明确要求写“重大风险”。
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自然多是一些对科大讯飞不利的话语,比如:“讯飞可能通过其语音识别服务非法获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研究”、“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文章在网上大量传播和讨论,引发市场热议。或许是受这些流言影响,科大讯飞5月24日午后股价跳水,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当日收盘,讯飞股价报56.57元/股,收跌4.26%。
而后,关于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股价下跌系某生成式AI写作虚假小作文导致,谣传风险为不实消息。”
讯飞方面认为,这篇小作文是有人利用百度文心一言故意制造和散布的不实消息,对科大讯飞的声誉和股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在回应投资者时,科大讯飞表示,使用大模型编造虚假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当前已有刑事案例。“对于恶意抹黑、捏造虚假信息,损害我司名誉权的机构或个人,公司会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
“股价下跌系某生成式AI写作虚假小作文导致”——股价跌了,百度干的。
直接把锅甩到文心一言头上,百度方面自然会有不满。24日晚间,百度文心一言市场负责人张文全在朋友圈发文回怼称“把精力放到正事上”、“别碰瓷”,并强调“我们也将采取法律措施”。
一句话,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截至发稿时,讯飞方面并未再有公开消息传出,一位相关人士给AI蓝媒汇的回复也是“我们先以调查结果为准吧”。
就相关问题,AI蓝媒汇也分别对话了讯飞星火、文心一言和ChatGPT。
星火表示,科大讯飞的反应表明了公司的高度负责任和专业水平。
争夺
比争吵更值得探讨的,或许是背后两家大厂之间的争夺。
百度与科大讯飞,两家国内大语言模型的头部公司,也是目前业界最受关注的玩家。两位各自手握互为竞对的大模型产品,在业务领域早晚会有摩擦。
从技术层面来看,百度和科大讯飞都是国内AI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团队。
讯飞在星火大模型发布会上公布了大模型测评体系的七个维度,分别是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编程能力和多模态,并将大模型应用到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数字人等领域,利用自己在语音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深耕自然语言理解交互。
百度也曾提及文心一言具有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多项能力,搜索引擎、智能小程序、智能写作等领域叠加大模型,或许能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科大讯飞拥有独特的语音技术优势和专注的行业垂直领域,可以通过提供更专业化和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来提升客户价值;百度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行业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样化和高质量的AI服务来增加收入来源。
两家公司同样面临着算力和数据的挑战,也都有着“自主可控的技术”、“饱和投入的决心”。
下一步,就是商业化——两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商业化,并实现盈利。目前的策略是类似的,即将大模型能力内置到自身已有的成熟产品中谋求变现。
但各自的机遇和挑战,却并不相同。
一直以来,对于搜索引擎、对于AI,百度的宣传都是“百度更懂中文”。2017年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在演讲中称,“过去我们讲‘百度更懂中文’,今天我们讲‘百度更懂你’”;2023年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李彦宏又在演讲中表示,“百度的使命一直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毕竟是中文搜索领域和国内AI领域最深度的玩家,多年以来的行业领跑,让百度有底气在中文体系的大语言模型领域稳步前行。
相对而言,科大讯飞方面的动作则有些激进。
科大讯飞CEO刘庆峰同样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演讲几乎完全围绕讯飞星火大模型展开,并强调“现在讯飞星火的语言理解能力,不仅在国内是遥遥领先的,我们跟ChatGPT也仅仅一步之遥”、“我们在今年十月份之前就会超过(ChatGPT)”。
显然,讯飞不甘在中文领域大模型这个尚在起步阶段的赛道内久居人后,相比于追赶者,刘庆峰更希望他的团队能尽早领先。
百度,科大讯飞,双方在技术实力、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前景等方面各有千秋,也互有相似,自然会渐渐走向台面上的直接竞争。
围绕大模型的争吵,还会有下一次。